為期三天的倫敦2015春夏男裝週已圓滿結束,緊接著就是米蘭、巴黎男裝週和巴黎高級訂製時裝週,敬請拭目以待。在此為大家簡單整理倫敦男裝週的各家作品,欲查詢品牌名稱,請直接將游標移至圖片上方暫停,品牌名稱就會自動顯示。
倫敦2015春夏男裝週趨勢小結:
運動風、長版上衣、鮮艷色塊、漸層色彩、粉紅色布料──如果各位男士不願接受粉紅色的話,可改稱「鮭魚色」XD
註:圖多,請耐心等候讀取
為期三天的倫敦2015春夏男裝週已圓滿結束,緊接著就是米蘭、巴黎男裝週和巴黎高級訂製時裝週,敬請拭目以待。在此為大家簡單整理倫敦男裝週的各家作品,欲查詢品牌名稱,請直接將游標移至圖片上方暫停,品牌名稱就會自動顯示。
倫敦2015春夏男裝週趨勢小結:
運動風、長版上衣、鮮艷色塊、漸層色彩、粉紅色布料──如果各位男士不願接受粉紅色的話,可改稱「鮭魚色」XD
註:圖多,請耐心等候讀取
Title: The Uprising (起義)
Magazine: 10 Men Summer 2014
Photographer: Gregory Harris
Styling: Tony Irvine
Models: Cody Goebl, Dima Dionesov, Kyle Mobus, Nicholas Ronyai, Tony Gorani and Xavier Buestel
我想要說:
這組作品實在太美、太大器、太政治正確了,推銷時尚服飾的商業攝影能夠做到這樣的程度,真的很不容易。此外,攝影師巧妙地將許多西洋古典名畫的人物姿態與模特兒的pose作結合,更增添了英雄史詩般的壯烈情操與殉道聖徒般的崇高氛圍,教人看得熱血沸騰是慷慨激昂啊!
欲達最佳觀賞效果,請務必搭配謬思樂團的同名歌曲Uprising邊聽邊看。這裡有在下翻譯的中英歌詞對照和Youtube連結,請不吝賜教。
革命總是浪漫的,然而,我也想再次分享之前在臉書上寫過的一段話:
昨天作了個奇妙的夢。夢的場景是矗立於荒郊野外的古老大宅,我困在其中,被一個手持冰錐、精神狀況不太穩定的男子笑著追殺。
我當時與其說是急著逃命,毋寧說是憤怒,因為大宅裡的所有房間不只沒有門,裡頭竟然連一種可以權充武器的物品也沒有。當盾牌的椅子?沒有。拿來砸人的擺飾?沒有。鍋碗瓢盆刀叉筷子?瓦石棍枝傘筆包鞋?什麼都沒有!太過分了,這下子對手就imba(電玩用語,意為強到犯規、破壞遊戲平衡)了啊!
這是一篇原標題為"15 Things You Should Never Say to a Girl Gamer"的BuzzFeed文章。由於作者寫得太中肯,不翻譯對不起自己的良知(與性別),所以便在此全文中譯,謹獻給:
1. 我第一次去電腦街買零組件自組全新PC時,一看到我的菜單馬上嫌惡地酸:「妳一個女生用那麼好的顯卡幹嘛?」的店員。
2.擺出老鳥姿態對我講了一堆電玩經,結果同一個遊戲我比他晚玩早破他還在卡關,卡到最後直接放棄然後辯稱那只是遊戲商設陷阱要你去浪費時間的男玩家。以及
3. 一聽到我在玩某某遊戲時馬上開始誇口該遊戲多難多難但他還是破關了(我OS:阿不就好棒棒= =......只是我早就玩出完美存檔了也沒像你這樣炫耀)的另一個男玩家。
噢對了,我不強也不資深,事實上或許根本稱不上「玩家」,畢竟出社會之後就很少有時間好好玩遊戲了。我翻譯這篇來自國外的文章,並不是要對男玩家嗆聲、滅人男子氣概,只是,正如同原文開宗明義所說的:
簡言之,請不要當個討厭鬼。感激不盡。
我可以一整年不買新衣服。我可以一整年不買藥妝包鞋。我可以一整年不整理髮型。我可以一整年不上館子。我也可以一整年不作任何衝動性消費。雖然我也曾經歷動不動就犯失心瘋的揮霍年代,現在我卻(自認)可以活得非常清心寡慾。
只是,我不能不買書、不能不旅遊。
羞澀的阮囊啊,請原諒我這唯二的任性吧。
題名:被迫墮落者的惡夢
(Nightmares of Those Who Are Forced to Fall)
喜迎2222222人氣的同時,小女子demona謹在此奉上賀圖一張,誠摯感謝所有舊雨新知大駕光臨架空馬戲團,讓這個破破爛爛的小地方蓬蓽生輝。希望這裡的內容不致浪費您的寶貴時間,期待未來仍有這份榮幸繼續娛樂您!(九十度鞠躬,持續十秒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