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時候的日本,老百姓很難像現代進香團的阿公阿嬤一般,輕輕鬆鬆吹著豪華氣墊巴士的冷氣四處參拜遊覽。當時參拜的過程可說是旅途遙遠、關卡重重,路上還可能被山賊搶、被黑熊追、被突來的病魔擊倒而一去不復返。所以,對許多古代的平民而言,前往遙遠的社寺參拜絕對不光只是單純的進香,反而應該稱作是一生一次的大探險吧。

 

好不容易平安抵達了某個宗教聖地進行參拜,當然要取得「到此一遊」,噢不,是「參拜證明」,好回家昭告街坊、畢生珍藏囉!於是,「御朱印(ごしゅいん)」這種日本特有的宗教文化產物就這麼應運而生了。以參拜佛教寺院為例,人們會在抵達與參拜之後抄寫經書奉納給寺院,而寺院收下抄本之後則會寫下蓋有寺方朱印的「納經印」作為領收的證明交給民眾。那個「納經印」,就是於今日的「御朱印」囉。據說許多古代人會把御朱印當作護身符般隨身攜帶,下葬時還得把御朱印一起帶上天國的呢!

 

 

時代不一樣了。現在只要準備好福沢諭吉(萬元日幣上的大頭),不管去哪個日本的神社或寺院,通常都是一兩天就能辦到的事情。社寺參拜一事,便不再具有史詩遠征般的神聖意義。寫經?拜託!Time is money, friend! 誰有那種美國時間陪你正襟危坐抄佛經啊!於是乎,過去的「納經印」就簡化為現代參拜社寺(至少走馬看花逛一圈)之後的紀念品了。雖然保留寫經傳統的寺院仍然是有,但是絕大部分的寺院都會在販賣御守等紀念品的「授予所」或是「社務所」旁邊直接提供寫御朱印的服務。

 

儘管簡化了寫經的步驟,除了極少數的例外,大部分的御朱印仍然都是由具有一定職等的社務人員(或巫女)親自磨黑墨、持毛筆,一筆一劃寫下來的祝福與心意。他們在書寫的時候都是專心一致決不兒戲的,下筆前會先屏氣凝神,下筆後有的還會像是進行某種儀式般先雙手拿著靠在額頭上拜一拜再交還給你喔。此外,同樣作為參拜的紀念品,御朱印的價錢比就琳瑯滿目的御守(花俏多樣的護身符)來得合理許多;親手寫一張給你,只收三百元左右的日幣,有些地方甚至是金額隨喜的呢。這次去日本之前做足了功課,得知有所謂「御朱印」這種東西,於是前往到處都是神社寺院的關西,當然是一定要收集的啊。

 

 


 

題外話,之前第一次去日本參拜社寺時只知有五顏六色的御守可買,所以幾乎是看到的每個都想買(然後被娘親罵死)。但是,這次行程中我意外瞥見了神社中一箱箱堆積如山的御守,紙箱上還有標明種類的潦草字跡,感覺就像剛從工廠生產線批發過來的......不知為什麼,御守帶給我的那種獨一無二的珍貴感就稍稍幻滅了;花大錢收集御守的野望,相對的也就收斂許多。這次買御守,就只挑覺得很美的(如野宮神社的源氏物語守)、對我有特殊意義的(如法隆寺系列御守)、或是特殊期間限定的了(如晴明神社桔梗守)。

 

DSC_2907.jpg

 

此外,日本達人或是日本國人其實都知道,御守的有效期限只有一年,過了之後就不「靈」了,應該要拿回去神社或寺院讓院方集中處理掉的。某些特殊御守,如「身代守」這種代替持有者承受所有災厄的御守,一直放著不管的話就像是把吸滿一整年穢氣的未爆彈擺在身邊,似乎還不太妥當呢......唉呀,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只把御守當紀念品的我是不太在乎這回事啦。不過回到主題,御朱印可就沒有這方面的問題囉。一張在手,愛留多久就留多久!

 

 

以下就來介紹御朱印的基本形式。各個神社寺院的御朱印其實都很有自己的風格,不一定會完全照著下面的基本形式去寫,不過仍然列出來給大家參考:

 

 

DSC_5078.JPG

 

1.「奉拜」:古時拿御朱印前得先寫經納經,故古時寫御朱印一定會首先在右上角寫「奉納大乘經典」六字。現在寫經之風已經被簡化了,所以就改為寫上「奉拜」二字。

 

2.山號/靈場印:奉拜二字之下通常會蓋有山號或靈場印。山號就是該社寺的所屬山號(如清水寺的山號為音羽山);若該社寺屬於某個靈場範圍則有靈場印。所謂靈場,簡言之即為聖地。靈場有很多不同分類,如清水寺就同時屬於「西国三十三箇所」和「洛陽三十三所観音霊場」。虔誠信徒前往某一靈場中每個寺院參拜稱之為「巡礼」,而現在日本現在有許多「御朱印マニア(御朱印mania/狂/迷/發燒友)」,則是專門為了收集御朱印而走遍全國各地的所有靈場。

 

3.本尊印(神璽):御朱印中央通常會小心翼翼地蓋上非常華麗的本尊印,介紹該神社或寺廟的祭祀本尊。有的本尊印會以文字方式呈現,有的則會直接以本尊圖像作為印鑑的設計重點。

 

4.社印/寺印:誠如其名,除了以毛筆書寫社寺名稱之外,通常還會蓋上正式的官方社印/寺印,或是足以象徵該社寺的專屬印鑑

 

5.社名:不用解釋吧。不過話說回來,這可能是整幅御朱印中唯一看得懂的部份(如果印鑑是篆書而墨寶又太龍飛鳳舞的話)XD

 

6.日期:一樣不用解釋。不過光是這個部份就夠有紀念價值了吧。在你參拜神社寺院的當下,由專人親自幫你寫的唷~

 

7.御朱印中央的墨寶:寫在御朱印中央的墨寶就是整個朱印最重要的部份,也因此是各非常好的發揮的舞台。一般而言中間寫的會是該社寺的伽藍名、本尊名,不過也有許多形形色色的變化,如寧寧之寺高台寺寫的是「佛心」、以石庭枯山水聞名世界的龍安寺就寫「石庭」,而祭祀聖德太子的日本首座世界遺產兼全球現存最古老木造建築──法隆寺所寫的,就是聖德太子頒布的日本首部法律「十七条憲法」中開宗明義的前四字「以和為貴」(帥啊!)。

 

每次請社寺人員寫御朱印,其實都有種買樂透般的期待與興奮感,因為寫出來的墨寶可以說是環肥燕瘦、五花八門,有的龍飛鳳舞、有的細緻流暢、有的滄健有力、有的中規中矩,有的則......就容我直說像蟑螂爬過一樣醜吧哈哈。直到拿回自己的朱印帳之前,你完全不知道會得到怎麼樣的墨寶。即使是同一個寺社,寫的人不同、寫的時代不同,都會寫出完完全全不一樣的東西,可以說「好運的得時鐘、歹運的得龍眼(台語)」!不過無論是時鐘還是龍眼,在世界上都找不到一模一樣的第二幅,所以對我而言特別有紀念價值。事後翻閱自己寫得滿滿的御朱印帳時,把各個神社寺院的御朱印拿起來品頭論足一番,也是莫大的樂趣呢。

 

 

介紹完御朱印的形式,接下來介紹取得御朱印的步驟與禮儀:

 

1.備妥御朱印帳:上面提過的御朱印帳指的是專門用來書寫御朱印的本子。本子的基本構造就像是摺疊屏風,頭尾是由兩個硬板作為封面封底,而硬板間則是黏以一張長長的大磅數厚白紙,再將白紙折成數十等分。每一頁寫一個御朱印,寫好之後社寺人員還會貼心地夾一張薄紙以免未乾的墨汁印到其他頁上。御朱印帳中的白紙很厚,正反面都能用來寫御朱印。一般而言是打開有花紋的封面之後從沒有黏在硬板上的第一頁開始寫,正面寫完之後寫背面,故一本御朱印帳可以寫好幾十個御朱印,十分耐用(除非你也踏上了瘋狂收集御朱印的御朱印マニア之路XD)

 

Q:我不知道御朱印帳去哪裡買/我忘了帶御朱印帳怎麼辦?直接拿好的白紙、筆記本撕頁、自製旅遊手冊空白頁請他寫可以嗎?

 

A:絕對不可以!御朱印對日本的宗教文化而言是十分莊嚴的授與品,絕對不允許寫在御朱印帳之外的閒雜紙等,就算你耍賴硬凹,對方也不會寫給你的。出門沒帶御朱印帳沒關係,基本上日本各地的文具行都有賣,而且稍有規模的神社和寺院也一定會賣。有許多神社甚至會推出專屬御朱印帳,封面設計美不勝收,例如晴明神社御朱印帳封面繡有凜冽的五芒星紋,而金閣寺御朱印帳封面則以金線彩線在封面繡出金光閃閃的金閣寺圖。如果怕御朱印帳弄髒弄縐,可以選擇有塑膠書衣或是厚紙封套的款式。一本御朱印帳從一千到兩千多日幣任君選擇。總而言之,寫御朱印前御朱印帳絕對不可少,敬請愛用之。(各社寺封面樣式請參考玄松子の記憶

 

(補充:真的不想買朱印帳的話可以選擇社寺人員寫在他們準備的紙上的單枚御朱印;忘記帶的也可以買單枚御朱印回家貼在御朱印帳上。只是,個人認為還是買御朱印帳來寫最為方便美觀)

 

 

2.請社寺人員幫忙寫御朱印:準備好御朱印帳和三百元日幣工本費之後,請至一般位在賣御守的「授予所」旁邊的朱印所,並將所有封套拿掉、翻開接下來要寫的頁數,對社寺人員說「御朱印お願いします」(go-shu-in o o-ne-ga-i-shi-ma-su)。社務人員接下御朱印帳之後,會很有禮貌的詢問「寫在這一頁可以嗎?」,基本上點頭就對了。如果你拿的御朱印帳是新買的,且封面有留白色方框的話,社務人員會親切的問你姓名,然後在留白處寫上姓名和「御朱印帳/帖」。另外,有的地方是先收錢後寫御朱印,有的則是寫完給你欣賞一番之後才娓婉收錢,大家就視情況交錢囉。對了,由於御朱印本為納經印、現在簡化為參拜紀念,故請先在社寺中走一圈之後再去寫御朱印。

 

Q:我想收及御朱印,但是不想買門票/沒空進去逛,可不可以直接把御朱印帳丟給社寺人員寫就好?

 

A:寫御朱印本來就是需要投資一點點時間才能好好寫呀。雖然說社寺人員基本上都很和善,不會計較太多,但是可以的話,最好還是先大略參觀一圈之後把朱印遞上,然後再花點時間四處走走看看,等御朱印寫完。有時候將這個流程本末倒置被社寺人員看了出來,人家還會問你有沒有先進去參拜過呢。話說回來,雖然寫一張御朱印一到五分鐘應該就能搞定,但若遇到特別慎重的社寺人員,或是熱門社寺裡排隊寫御朱印的人龍,就得要預留十分鐘以上的等待時間囉。

 

 

3.寫完之後,國民基本禮儀的謝謝是絕對不能少的。有的社寺人員寫完御朱印後不光是把御朱印帳還給你,還會很細心的跟你介紹他寫了些什麼(如世界遺產仁和寺)、用英文做個哈啦國民外交(如鐮倉報國寺)、甚至認真的介紹書寫內容的典故(如奈良的世界遺產法隆寺)呢!

 

 

 

以上,有興趣的朋友不妨在遊覽日本時一起來體驗收集御朱印的樂趣吧~~

 

 

(更多本次收集的御朱印照片請見此)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emon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